首页 银行 > 正文

留不住人?富民银行终于迎来“新掌门人” 民营银行下一个五年怎么走?

空缺10个月后,中西部第一家民营银行———富民银行终于迎来“新掌门人”。

3月2日,重庆银保监局网站披露,正式核准楚龙春担任富民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而这也是这家银行成立三年多来的第三任行长。

自2014年微众银行开业,民营银行已走完第一个五年。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基本达成服务民营企业这一目标的同时,民营银行仍面临高管变动频繁、资本补充等难题。

如今,民营银行正走在第二个五年的路上。可以说,它们在业务、技术、战略上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

坚守定位

民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8家已开业。其定位以及成立的初衷就是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走过5年历程的民营银行,是否始终饱含“初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服务对象上看,民营银行主要是向不太容易从传统大行获得服务的民营企业提供服务,从这一点看,基本上实现了定位。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民营银行的定位和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看来在这个目标上基本达标。

赵锡军对记者进一步指出,对于民营银行来说,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有风险自担的能力,这也是对其的核心要求之一。目前来看,还没有民营银行暴露出较为严重的风险,未来风险自担这一概念也还需进一步强化。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9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96%,其中民营银行的净利润为82亿元。截至2019年11月末,18家已开业民营银行总资产8812亿元,不良贷款率1.04%,拨备覆盖率380%。比较而言,民营银行的不良率低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而拨备覆盖率远高于它们。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民营银行不良率普遍非常低,并不能简单认为民营银行的风险控制非常到位,一般不良贷款的暴露需要一个周期。而民营银行成立时间短,风险还没有暴露,仍需对其后续发展保持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受此次疫情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都遇上“生存危机”,而这对于大部分客户由中小微企业组成的民营银行而言无疑会受到冲击。

“中小微企业存在资金周转的现实困难,它们的偿还能力受疫情影响下降。”奚君羊表示,民营银行对风控的把握和手段随着发展有了较大的提升,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但可以预期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

疫情考验

疫情也成为检验民营银行“初心”的一面镜子。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日12时,全国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授信等信贷支持2193.34亿元,捐赠款项物资5.27亿元。

多家民营银行也相继出台措施服务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客户。比如,3月2日,网商银行与淘宝做出“0账期”决定,符合条件的650万淘宝卖家可以在发货后提前收款。在3月31日前,预计垫付500亿至1000亿元,垫付成本和风险由网商银行和淘宝全额承担。

作为全国两家获得防疫专项再贷款资格的民营银行之一,上海华瑞银行第一时间主动对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再贷款名单”企业,排摸疫情防控相关企业融资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

微众银行则针对受困小微企业客户,推出延期3个月还款的措施,3月2日起可通过“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公众号在线申请办理。

同时,此次疫情对金融科技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长期来看,未来具有科技能力的金融机构将更具有话语权。

其实,不少民营银行在金融科技上有着天然的基因,比如背靠腾讯的微众银行和背靠支付宝的网商银行。也有一些民营银行在设立之初对自己的定位就包括科技金融、智能化、互联网+等。

奚君羊表示,可以预见未来银行业对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大,但相比国有大行而言,民营银行能够在科技上投入的资金明显处于劣势,对于科技的更新换代也不及大行。

“提升研发金融科技会占用大量资金,这使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于民营银行而言,未来如何相互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奚君羊称,结合整体民营银行的力量而不是单个银行自主开发,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也可以考虑和其他地方银行及城商行合作弥补劣势。

难题待解

记者注意到,在基本达成服务民营企业这一目标的同时,民营银行仍面临高管变动频繁、资金来源单一等难题。

民营银行自组建以来,高管离职现象频现,也有民营银行业务条线的高管回流至传统商业银行。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少有网商银行、华通银行、新网银行、三湘银行、富民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出现管理层变动。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营银行经营模式导致物理网点受限,吸储成为难题,不少来自传统银行的高管“水土不服”。此外,内部磨合仍需过程,管理层面临较大的压力。

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民营银行从成立之初就一直面临的问题。”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只有一个网点,甚至没有物理网点的民营银行而言,吸收存款必然会面临较大困难。所以大部分民营银行都转向线上吸收存款。

事实上,民营银行也在积极克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弊端。多家民营银行尝试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导流。上述分析人士称,这可以降低民营银行获客难度,存款产品通过开设二类电子商户,即可完成用户的资金转入转出,实现获客,也有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多家三方平台上民营银行线上揽储的利率来看,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银行的负债端带来一定压力。

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随着资产规模扩大,资本约束成为民营银行发展的掣肘之一。应采取更多措施,支持民营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其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几家业务发展较快的互联网银行,如果不及时补充资本,业务发展就将面临着“天花板”。

董希淼认为,民营银行的增资扩股并非易事。受限于业务发展、股东实力等因素,完成增资扩股工作的民营银行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当下,一些民营银行的小股东自身面临较大困难,难以拿出一大笔“真金白银”用于增资扩股;大股东实力普遍较强,有意愿多增资,但受限于30%的持股比例上限。

对此,赵锡军分析,从风险自担方面来看,民营银行业务扩张也增加了相应的风险,因此也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去承担这部分风险。资本金扩张遇到困难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风险承担能力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着急扩大眼前的业务,而是保证业务在风险自担的范围内。

特色经营

业内人士期待2020年民营银行将会有更多支持政策细则落地,包括简化民营银行审批流程、放开大股东持股不超30%的隐形约束、鼓励民营银行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补充资本等。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发起设立。此外,明确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续贷支持力度。

未来民营银行的整体规模又会如何变化呢?

对于民营银行扩容问题,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达了较为谨慎的态度。

赵锡军告诉记者,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民营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甚至90%及以上的就业都与民营经济息息相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打造更多的民营银行去服务这部分经济,而是整个银行体系的服务对象都要扩展,改变传统银行服务对象倾向于大企业的情况。

奚君羊也表示,由于银行业整体饱和,对民间资金的吸引力下降,未来民营银行整体规模会稳定增长但不会出现大幅上升。“未来每年几家或许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率”。

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民营银行发展时间较短,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应避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要坚守发展定位,继续探索与传统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的路径,形成更具特色的经营模式,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促进金融体系多元化,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点。

此外,该负责人指出,民营银行要关注风险管控,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要注重公司治理建设,完善治理架构,为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如何看待民营银行未来努力的方向?

赵锡军告诉记者,一家银行经营得好首先要有好的客户,其次好的管理,再有好的风险控制和信誉。不同银行竞争力不同,有些银行在互联网做得好,有些银行在与客户联系方面占优势。对民营银行来说,很多发起单位都是民营企业,所以它和民营企业之间的联系可能更加密切,更加熟悉民营企业的运行,可以根据民营企业特点提供专业服务。

不过,赵锡军也强调,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其他股份制银行未来都需要加强服务民营经济的力度。

标签: 民营银行 富民银行

精彩推送